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推动区域人才互认

你的位置:冰原守卫者寒霜半岛入口 > 新闻动态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推动区域人才互认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推动区域人才互认
发布日期:2025-04-17 16:23    点击次数:51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维祎)3月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表示,当前,工程科技创新已成为金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也是广大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关注的重点方向。中国科协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工程科技合作。

  目前,中国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的总量超过了4000万人,为了推动中国工程师职业化、国际化水平,促进工程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跨区域流动。在2021年3月,中国科协倡导来自中国工程界、教育界、科技界的82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致力于推动工程师国际互认,加强工程能力建设,推动提升工程教育水平,促进工程师职业发展。

  中国科协在2012年代表中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实现国内工程教育的标准与国际的互认,也同时实现了高校的工程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目前,全国共有321所高校、2395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的认证,涉及到土木、机械等诸多领域。

  联合体还建立了一套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师能力评价体系,研制发布了《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团体标准,从工程知识与专业能力、工程能力与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持续发展与终生学习能力、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等五个维度,对注册工程师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已注册了2190名具备国际互认条件的工程师会员和375名国际考官,这批工程师会员正在逐步加入到国际上各国的工程师组织。

  联合体与新加坡工程师学会、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缅甸工程理事会等,签署了工程师互认协议。其中,41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注册的国际工程会员获得在缅甸职业工程师的资格。总共124名中资企业在海外工程建设的一线工程师通过了国际互认,取得了施工所在国家的工程师的注册资格。

  今年,中国科协计划邀请500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工程师来华交流学习。

  罗晖认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教育的发展都持续加快,更需要各国工程界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工程师跨境流动,从而带动全球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

  未来,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师联合会将秉持共商、共建、共治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机制框架下,构建工程技术领域的合作机制。支持发起工程领域的各类国际组织。目前,中国正在支持发起金砖国家工程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工程组织联合会、国际基础设施联合会、轨道交通工程组织联合会,以及公路等方面的专业国际组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